早点去婴幼儿园好啊,早点跟老师学东西。看来,不少父母都觉得,把孩子早点送进婴幼儿园,可以早点学常识、早点开发智商。诚然,婴幼儿园依据孩子的成长特征安排了不少课程,充实丰富,老师会教不少东西,童谣、诗词、数数、绘画、音乐、写字等等,多方面引导孩子动手、动眼、动耳、动口,从而刺激孩子全方位的智商发育。因此,早入园,好像也成为了早期教育的一个象征,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。
但,我觉得,早入园的目的不是早学习,或者说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常识、开发智商、提升IQ。以目前大部分爸爸妈妈的能力,与学会的先进婴幼儿教育理念,教育一个孩子子可能绰绰有余,但家庭教育还是有不少局限性的。而婴幼儿园是一个集体,是一个社会,扩大了孩子的人际圈,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,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,能够帮助形成活力四射、团结友爱、助人为乐的性格特点。所以,早入园的目的,不是为了IQ,而是为了EQ。
1.培养好的生活习惯。
孩子入园后,天天都有比较严格的作息时间表,什么时间吃饭、什么时间午睡、什么时间做游戏、什么时间学本领。孩子年龄越小,适应性可能越强一些,对婴幼儿园这类生活规律可以比较迅速的同意。譬如以前的夜猫子孩子,深更半夜精力充沛蹦蹦跳跳的永动机们,到了婴幼儿园后,睡觉时间渐渐调整的很规律,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。
2.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在家,孩子们总是都是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还有不少是母亲把饭喂到嘴边都懒得张嘴,跟在屁股后面求着孩子吃饭的。但去了婴幼儿园之后,不少小朋友一块吃饭特别带劲,不只饭量大了,而且不挑食,原来不喜欢吃的菜也爱吃了。还有,去婴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戒掉奶瓶呢。不少孩子都爱抱着奶瓶喝着奶睡觉,如何戒也戒不掉,但去了婴幼儿园之后,非常快就能自己躺在床上入睡了。因为婴幼儿园都是一个人睡一张床,没母亲陪,如此孩子又培养了独睡的能力。除此之外,孩子还会慢慢学着独立解决问题,譬如,自己上卫生间,自己系鞋带,自己盖被子。
3.培养集体意识,掌握与人交往。
目前独生子女多,在家都是太阳是月亮,入园后,孩子从全家的中心变成了集体中的一分子。在婴幼儿园有不少小朋友和老师,那是孩子的一个小社会、小圈子,孩子要慢慢掌握如何与小伙伴交往,掌握交流、交流和表达,还要处置一些可能产生的矛盾或冲突。而孩子在家只和有限的几个大人接触,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都不同,而且家人通常都是以溺爱关照为主,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4.培养活力四射的性格特点。
目前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高楼大厦中,城市里邻居走动相对比较少。假如孩子常常封闭在自己家里,处于没同龄人的环境中,孩子会变的性格特点孤僻、胆小、不容易合群。还有,不少孩子会唱歌,会跳舞,也会背诗,在家活蹦乱跳眉飞色舞。但,当遇见生人就会非常害臊、非常胆怯、不敢说话、不敢表现。婴幼儿园能提供交际的环境,让他们与同龄的孩子交朋友,慢慢克服认生的心理障碍,渐渐活力四射。
5.抛弃自私自利,培养团结、谦让、互助和合作的精神。
独生子女容易自私自利、惟我独尊,在家呼风唤雨,特别是隔代教育更明显。婴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少,不像在家众星捧月一般,如此会使孩子任性娇纵的个性有所扭转。美味的好玩的,也想到其它小朋友,大伙一块推荐、互相谦让,有问题还要互相帮助、互相照顾、团结友爱,和伙伴们一块做游戏、完成任务,掌握合作。
6.培养广泛的兴趣喜好。
婴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,不像在家这么单一,一直面对相同的人做相同的事。这或许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,天天有阿姨教小朋友唱歌、跳舞,天天有伙伴们一块堆积木、玩滑梯,各种各样的游戏让他们尽情享受。
孩子早入园到底怎么样?其实并没一个绝对的答案,应该依据自己孩子的特征和条件来选择。不要听说早一点入园更有益于智商发育,就盲目跟风也把孩子送进来,要看孩子是不是拥有肯定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。
不过,可以一定的是,孩子的成长需要群体、需要同伴。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环境,在他们在我们的圈圈里成长吧!